![]() |
![]() |
![]() |
圆柱螺旋齿应力平衡式限滑差速器 |
【申请号】 | CN201521071841.8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号】 | CN205383237U | 【公开日】 | 2016-07-13 | ||||||||||
【申请人】 |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海县静海开发区金海道5号 | ||||||||||
【共同申请人】 | |||||||||||||
【发明人】 | 李国志 | ||||||||||||
【国际申请】 | 【国际公布】 | ||||||||||||
【进入国家日期】 | |||||||||||||
【专利代理机构】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分案原申请号】 | |||||||||||||
【国省代码】 | 12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柱螺旋齿应力平衡式限滑差速器中,行星齿轮包括长啮合齿轮部、短啮合齿轮部和光轴;同一行星齿轮组中的一个行星齿轮长啮合齿轮部远离光轴的部分位于第一太阳轮啮合区外,短啮合齿轮部位于第二太阳轮啮合区外;同一行星齿轮组中的另一个行星齿轮长啮合齿轮部远离光轴的部分位于第二太阳轮啮合区外,短啮合齿轮部位于第一太阳轮啮合区外;同一行星齿轮组中的一个行星齿轮短啮合齿轮部与另一个行星齿轮长啮合齿轮部远离光轴的部分相啮合。本圆柱螺旋齿应力平衡式限滑差速器通过此种啮合方式,使得行星齿轮轴线与差速器壳轴孔轴线尽可能平行,达到提高齿轮啮合接触面积,减小齿面应力不平衡,延长差速器寿命的目的。 | ||||||||||||
【主权项】 | 一种圆柱螺旋齿应力平衡式限滑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2)、第二太阳轮(3)和行星齿轮组,第一太阳轮(2)、第二太阳轮(3)同轴装配,行星齿轮组包括两个行星齿轮(4),该两个行星齿轮(4)相互啮合的同时,一个与第一太阳轮(2)相啮合,另一个与第二太阳轮(3)相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4)包括长啮合齿轮部(41)、短啮合齿轮部(42)和光轴(43),长啮合齿轮部(41)和短啮合齿轮部(42)分别设置于光轴(43)两端,长啮合齿轮部(41)沿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短啮合齿轮部(42)沿轴线方向的长度;同一行星齿轮组中的一个行星齿轮(4)长啮合齿轮部(41)靠近光轴(43)的部分与第一太阳轮啮合区(21)相啮合,该长啮合齿轮部(41)远离光轴(43)的部分位于第一太阳轮啮合区(21)之外,该行星齿轮(4)短啮合齿轮部(42)跨过第二太阳轮啮合区(31),位于第二太阳轮啮合区(31)之外;同一行星齿轮组中的另一个行星齿轮(4)长啮合齿轮部(41)靠近光轴(43)的部分与第二太阳轮啮合区(31)相啮合,该长啮合齿轮部(41)远离光轴(43)的部分位于第二太阳轮啮合区(31)之外,该行星齿轮(4)短啮合齿轮部(42)跨过第一太阳轮啮合区(21),位于第一太阳轮啮合区(21)之外;同一行星齿轮组中的一个行星齿轮(4)短啮合齿轮部(42)与另一个行星齿轮(4)长啮合齿轮部(41)远离光轴(43)的部分相啮合。 | ||||||||||||
【页数】 | 6 |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
【专利分类号】 | F16H48/10;F16H48/05;F16H48/38 | ||||||||||||
|
![]() |
![]() |
![]() |
![]() |
![]() |
![]() |
![]() |
![]() |
专利产出状态分析 | ![]() |
![]() |
本领域科技成果与标准 | ![]() |
![]() |
发明人发表文献 | ![]() |
![]() |
申请机构(个人)发表文献 | ![]() |
![]() |
本专利研制背景 | ![]() |
![]() |
本专利应用动态 | ![]() |
![]() |
所涉核心技术研究动态 | ![]() |
![]() |
京 ICP 证 040431 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 271 号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460 号
© 2010-2017 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DN 平台基础技术由 KBASE 11.0 提供 服务热线:400-810-9888 订卡热线:800-810-6613 在线咨询:http://help.cnki.net 客服中心:http://service.cnki.net 电子邮件:help@cnki.net ![]() ![]() |
![]() |